2)第三十二节 指路,支招_官道无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要做出一些改变。

  这个改变就是从林木加工业开始的。

  南潭有相当丰富的竹木资源,两千多平方公里,主要是以丘陵地形为主。在通过撤区并乡建镇中,全县整合成了三十二个乡镇,除了城关镇和南郊乡外,其余三十个乡镇几乎个个都有相当费丰富的竹木资源,松、柏、杉、柳密布,而竹资源更是特别丰富。遍布全县。

  县里在经过一番仔细研究之后,发现竹木资源大概是目前南潭除了猕猴桃之外最为丰富的资源,尤其是在地势比较低的谷地地区,因为溪流较多,大量的竹林都是临水而生。在目前南潭一时间找不到更合适的产业发展时,充分挖掘县里的竹木资源,发展竹木加工业,也算是一条路径。

  但是这一两年来,虽然县里大力扶持竹木加工业,但是总体来说效果却不彰,全县林林总总大小不一的林木加工企业加起来也有三四十家,但是规模不大不说,都是一些最初级的加工厂,而县委县府希望能够发展起来的诸如木雕、竹编工艺这一类附加值较高的企业却寥寥无几,这也和丰州地区并没有太多这方面的传统有较大关系。

  县里边对此也是十分苦恼,一度也把目光转向其他产业,但是要想掉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,看到大垣在发展家具制造业上搞得风风火火,南潭和淮山都一度有了借助自身丰富的林木资源来发展家具制造业,但是在考察了大垣目前的局面之后,南潭县委县政府也意识到就自身与大垣方面的条件相比,很难真正从大垣手中争夺获胜。

  “陆专员,前次你来调研,也谈到了我们利用本地竹木资源就地取材发展竹木加工业的前景,但是我们还是觉得如果按照我们县里目前的情形,竹木加工业要想成为我们县里的主导产业,扛起支撑全县产业发展的大旗,力有未逮,远远不够,所以我们县里也有些疑惑,难道我们南潭就只能充当最初级的竹木原料供应者?”徐越也对这个问题很有感触,“竹资源是可再生的,我们南潭的气候光热和水质土壤条件尤其适合竹生长,如果能够找到一条适合消化我县竹资源,并且能够提升产业附加值的路径,我觉得也许我们县里的这个结就能打开了。”

  陆为民有些欣赏的看了徐越一眼,这个县长还算是有些见识,看到了竹资源的利用问题,但是诚如他所说,要找到一个消化竹资源且能够提升产业附加值的产业,两者兼具,这才能算是一条路径,否则单纯的作为竹材初级产品供应,意义不大。

  “晓春书记,徐县长,你们考虑过地板产业没有,尤其是竹地板生产?”陆为民缓缓的问了一句。

  “地板?”徐晓春和徐越交换了一下眼神,“陆专员,你是说地板产业?”

  “嗯,南潭竹木资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